舎我其誰:胡適(第三部) 為学論政1927-1932

舎我其誰:胡適(第三部) 為学論政1927-1932
著者 (美)江 勇振
出版社 TW聯経
ジャンル 本(中国・香港・台湾発行) > 台湾 > 思想・宗教
本(中国・香港・台湾発行) > 台湾 > 歴史・地理
輸入書新着 > 2018年入荷 > 2018年5月
出版年月日 2018/02/01
ISBN 9789570850710
判型・ページ数 B5・654ページ
定価 本体7,200円+税
在庫 在庫あり

この本に関するお問い合わせ・感想

繼《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和《舍我其誰:胡適,第二部:日正當中,1917-1927》後,江勇振教授推出《舍我其誰:胡適,第三部:為學論政,1927-1932》。 

1927至1932年這段期間,是胡適在思想上變化極大的一個階段。一方面,他提出中國比日本更為現代化的奇論;另一方面,他對中國歷史傳統的評價極為負面,他說,中國思想史,其實只是一部寒傖史。 

胡適在1926到1927年歐遊期間,患了法西斯主義急驚風,禮讚國民黨以黨統軍、領政的偉大。這個急驚風退燒以後,他在《新月》雜誌上演了一齣看似單挑國民黨,其實是「閻王好惹、小鬼難纏」的精彩戲碼。然而,這個時候的他,已經開始走近蔣介石。他在1930年底回到北大,從事北大中興的工作。從這個時候開始到1930年代中期,是胡適在思想上變化極大的一個階段。一方面,他比較中日兩國的現代化,提出了中國比日本更為現代化的奇論。他說,日本是現代化其表,而封建其實。反之,中國的現代化看似迂迴遲緩,其實是最徹底的。在另一方面,當時的胡適對中國歷史傳統的評價極為負面。他說中國思想史,只是一部寒傖史。胡適一生當中沒有完成他的《中國哲學史》的全卷。其原因除了他狐狸才、刺蝟心的矛盾以外,還有他1920年代在中國哲學史詮釋上所產生的一個斷層,以及他在抗戰、冷戰時期的曲筆。更重要的是,中國思想史對晚年的胡適而言,已經味同嚼蠟,索然無味。
前言
序幕

第一章 從自由人權,到安定為先
從對國民黨幻滅到妥協的開始
聯美反制國民政府:中基會改組
閻王好惹,小鬼難纏:人權與約法
借反蔣的東風向蔣介石要約法

第二章 中日現代化,還是中國行
從「島夷」到「完全歐化之國」
日本是亞洲現代化的典範
日本:現代其表、封建其實
「杜威教我怎樣思想」──日本篇
中日比較現代化
中國現代化不絕如縷

第三章 天字號學閥,明星級教授
人在上海、心在北大
中興北大
締造北大成為「文科的北京協和醫學院」
努力作學閥:作得大、教得棒、活得好

第四章 中國思想史,一部寒傖史
中國哲學史詮釋的斷層
重新定位中國哲學史的詮釋:1920年代
寒傖中國思想史觀的成形:1930年代
抗日愛國史觀
反共史觀

幕間小結

ご注文

7,200円+税

カートに入れる

シェアする

このエントリーを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

同じジャンルの商品

おすすめ書籍

お知らせ

一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