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制度与中国電影産業化

明星制度与中国電影産業化
著者 張 彩虹
出版社 中国広播影視出版社
ジャンル 本(中国・香港・台湾発行) > 中国 > 産業・環境
本(中国・香港・台湾発行) > 中国 > 芸能(舞台芸術・映画・音楽・TV)
出版年月日 2017/05/01
ISBN 9787504379085
定価 本体5,040円+税
在庫 在庫なし・お取り寄せ

この本に関するお問い合わせ・感想

本书以百年中国电影明星与中国电影产业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议题:明星制度、制片厂制度、类型电影与百年中国电影产业史。作为文化研究的关键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视觉文化的来临,明星制度日益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命题。在电影工业体系中,明星制度同样居于重要地位。电影明星的身体影像成为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银幕中心,因此从明星制度建设出发展开对百年中国电影产业史的考察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产业价值。电影明星在银幕上的表演体现了身体在世的二重性。一方面电影明星的身体是具有个人独特性和私密性的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镜像结构与欲望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它更是社会合力的作用场域。从明星制度入手的中国电影产业史研究独辟蹊径,丰富和完善了电影史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拓展了以多种视角关照电影产业史的维度和视野。本书从明星研究的角度重新梳理了百年中国电影史,详细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状况和明星制度变迁。这一研究视角既是对已有研究领域的突破,又拓展了新的思考空间和维度;视点多元,实现了理论视野的跨越与交融,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实践创新性;综合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电影研究领域的新思维与新方法,将其与中国电影史研究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与路向。二十一世纪之初,中国电影产业化被提上议事日程,电影产业既关乎文化产业建设,又关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命题。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世界电影制度表明,视觉文化时代,成熟的规模化的明星制度无疑是建立大电影产业的重要内容。因此,本书从明星研究出发,从实践层面上看,对中国电影明星制度建设和文化价值探讨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序言:原型崇拜与好莱坞明星制度

第一章 20世纪初上海都市现代化进程与娱乐产业变革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都市娱乐业发展概观
第二节 文明戏明星与早期中国电影之关系
第三节 早期中国电影放映业与制片产业

第二章 2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奠基与明星制雏形
第一节 长故事片与明星初现
第二节 类型电影与类型明星
第三节 电影杂志、电影学校和明星选举活动

第三章 电影明星制度:渐趋成熟的1930年代
第一节 30年代电影产业和明星制度概览
第二节 联华公司:“复兴国片”运动与银幕上的新面孔
第三节 明星公司的“明星”策略
第四节 30年代的电影期刊与明星塑型

第四章 “孤岛”、沦陷区和光复后的上海电影产业及其明星制度
第一节 新华电影公司与“一夜皇后”陈云裳
第二节 国泰影片公司与“金嗓子”周璇
第三节 星光熠熠之昆仑影业公司和文华影业公司

第五章 政治规训与身体塑型:“十七年”与“文革”时期中国电影产业制度与明星话语解构
第一节 新中国电影管理体制和产业制度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类型电影创作与类型片明星
第三节 规训与惩罚:十七年中国电影造星机制分析

第六章 明星制度复兴与8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
第一节 意识更新、类型重现与商业电影复萌
第二节 重建造星机制:《大众电影》与中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
第三节 80年代的明星文化

第七章 90年代的电影低谷与明星制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主旋律电影一枝独秀与大片引进制度
第二节 张艺谋电影的巩俐时代与冯小刚“贺岁片”的葛优效应

第八章 新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变革与明星制度演替
第一节 电影政策松绑助推民营资本崛起
第二节 院线制——从下游开始的产业变革
第三节 朝阳产业:明星经纪
第四节 屏丝逆袭与颜值爆表:新千年以来的明星之道
第五节 资本角力与明星效应: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影及其未来

结语 明星形象与国族寓言

参考文献

ご注文

5,040円+税

カートに入れる

シェアする

このエントリーを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

同じジャンルの商品

おすすめ書籍

お知らせ

一覧